! 现在是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曹妃甸湿地再次发现4只东方白鹳死亡|中国绿发会密切关注
春天,东方白鹳~
河北 守护东方白鹳的“铁塔家园”
东北地理所联合来自国内外多家单位参会的专家共同发起“建立国际湿地研究联盟”倡议
护飞行动 | 吉林枪杀东方白鹳案告破
CCTV-13新闻频道高清直播
洪河农场“东方白鹳之乡”品牌 叫得响立得住
洪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
 
信息浏览
 
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功能区保育与湿地补偿研究
  

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功能区保育与湿地补偿研究

朱宝光  董树斌 朱丽萍 李冰  孙少杰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建三江,156332)

 

  摘要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保护区内有众多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由于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和周边地区农田用地的开发,保护区已经面临着水资源匮乏、湿地退化等问题。本文从保护区的湿地功能区保育现状和保护区各功能区生态补偿等方面研究了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补偿问题,确保洪河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达到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关键词  湿地 保育 生态补偿 洪河自然保护区

 

Study on Wetland Functional Area Conservation and Wetland Compensation of Hong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China

 

Zhu Bao-Guang  Dong Shu-Bin   Zhu Li-Ping   Li Bing  Sun shao-jie

Hong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Bureau of Heilongjiang,Jiansanjiang state farm,156332

 

Abstract: Heilongjiang Honghe Nature Reserve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Sanjiang Plain. There are numerous national protected wildlife and plant species in the reserve. But the reserve is now confronting water shortage and degradation of wetland due to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as well as exploitation of farmland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In this paper, the issue of wet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Honghe nature reserve is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ervation situation of wetland functional area and eco-compensation in each functional areas. Solutions are stated to ensure the protection of Honghe biodiversity and sustainable use.

Key wordsWetland,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recommendation, Honghe nature reserve

 

1 自然概况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地理坐标为133˚34′38″—133˚46′29″E47˚42′18″—47˚52′N。总面积为25 1321.55hm2。保护区主要以保护水生、湿生及其陆栖生物共同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及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丹顶鹤 (Grus japonensis)、白枕鹤 (Grus vipio)、大天鹅 (Cyconia cyconia) 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1-3]

1.1 植物资源

  洪河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独特,植被类型丰富,尤其是湿生、沼生、水生植物种类齐全。据统计,区内有野生植物1031 012种,其中种子植物719种,蕨类植物31种,地衣、苔藓植物262种。国家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有野大豆 (Glycine soja)、胡桃楸 (Juglans mandshurica)、水曲柳 (Fraxinus mandshurica)、黄菠萝 (Hellodendron amurense)、刺五加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和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ns) 6[4, 5]

1.2 动物资源

  保护区鱼类有4625种,主要有黑龙江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黑斑狗鱼(Esox reicherti)、鲤(Cyprinus carpio)、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hni)等[6]

  本区两栖爬行类数量种类均较少,仅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3711种,主要有极北小鲵(Salamandrella keyerlingi)、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黑斑侧褶蛙(Rana nigromaculata)和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等[7]

  保护区鸟类记录有1746215种,其中国家珍稀濒危鸟类有东方白鹳、丹顶鹤、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虎头海雕(Haliaeetus pelagicus)、大天鹅、白枕鹤等10[8-10]

  记录兽类有51133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有梅花鹿(Cervus nippon);国家级保护动物有马鹿(Cervus elaphus)、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棕熊(Ursus arctos)等7[10, 11]

2 湿地功能区保育现状

  根据保护区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和特殊的地理分布,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3个功能区域,其中核心区面积7 000 hm2,缓冲区面积16 131.55 hm2,实验区面积2 000 hm2

  洪河自然保护区是1984年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晋升为******自然保护区。洪河自然保护区于20021月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Ramsar湿地保护热点地区。保护区建立初期,区内河流纵横、泡沼星罗棋布,保持了三江平原原始湿地生态系统,周边大面积湿地只有少量被开垦,农业生产还处于半机械化状态,人口稀少。随着进入90年代,人口增加,粮食价格持续上长,耕地面积需求加大,农业生产由原来的以大豆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转变为以水稻为主,大豆为辅的生产格局,周边大面积湿地被开垦成农田。与此同时,随着周边农场水利配套设施逐渐完善,保护区与周边农场的边界线由于水利配套设施的完善,挖掘出数条排水沟渠与保护区人工隔离,流经保护区的浓江河在保护区外围就已经被截流,致使保护区天然水源被掐断[12-14]

  目前,保护区与周边农场交界处边缘的湿地已经开始退化,区内水资源明显减少。区内珍稀水禽种群数量与80年代初期相比明显减少。沿着保护区与周边农场交界的部分地区由于湿地破坏和退化,导致湿地植被发生演替,原生长的毛果苔草和芦苇的湿地已经被小叶樟和旱柳替代,季节性河流和泡沼面积逐渐萎缩[15, 16]

2.1 核心区保育现状

  核心区位于沃绿兰河两侧,面积为7 000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7.8%。目前核心区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原始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区主要保护鸟类的集中分布区,也是雁鸭类重要的繁殖栖息地和觅食地。

2.2 缓冲区保育现状

  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外围,面积为16 131.55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4.1%。该区保存着原生和部分原生性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对核心区起到天然屏障和缓冲作用。

  近几年,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和保护区科研人员在缓冲区开展了气象监测、水文监测、植被研究、东方白鹳人工招引和鹤类调查等科学研究活动。

2.3 实验区保育现状

  实验区分为两部分,位于保护区西南部和东北部,面积2 000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1%。目前实验区除部分耕地以外的其他湿地还保存完好,并开展了科研教学、环志、濒危物种人工饲养和农业生产等活动。

2.4 保育区保育现状

  保育区指保护区外围宽1 km的环行保护地带,总面积6 300 hm2。保育区基本被农业用地所覆盖,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占农业用地的70%,其余为大豆;保育区有人口500多人,全部以农业生产为主。

  80年代,保育区基本都是湿地,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进入90年代初期,随着黑龙江省政府关于号召二次开发北大荒,将北大荒变成万亩良田。省内、省外的企业家和当地农场业主都纷纷买断大面积湿地和部分耕地,将湿地开垦成农田。保育区不属保护区管理范围,保护区没有保育区土地管理权。

3 湿地功能区生态评价

  保护区内有两条河流,其中浓江河是保护区主要河流,长26.47 km。浓江河贯穿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沃绿兰河是浓江河的一条支流,流经整个核心区。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周边地区大量开垦土地,对浓江河实施人工截流分洪、堵坝排水和强排改道,浓江河下游的汇水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173 022 hm2缩小到25 162 hm2,汇水面积减少了147 860 hm2。保护区核心区奋斗桥断面2002年水位和1957年比较下降了1.1m。保护区实验区地下水位2002年比1999年同期比较下降了1.2m左右。自1996年以来,保护区外围1 km保育区及周边区域水稻种植面积发展迅速,水稻面积由1996年的9.6hm2发展到2002年的20hm2,地下水大量开采,部分地区已出现超采[17, 18]

3.1 核心区生态评价

  核心区是保护区珍稀濒危水禽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白枕鹤、大天鹅和众多雁鸭类等鸟类的重要繁殖栖息地,也是保护区开展东方白鹳人工招引和种群恢复的重点地区。近几年,核心区湿地已经开始退化,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下降,特别是大型水禽的种群数量明显减少。主要是流经保护区的浓江河被截流和改道,区内的浓江河断流,湿地得不到充分的水源补给导致干旱,区内大型水禽(东方白鹳、丹顶鹤、大天鹅)因没有充足的食物而迁移它处。

3.2 缓冲区生态评价

  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外围,似环行带围绕核心区,是区内三个功能区面积****的区域。该区也是大型水禽和雁鸭类等鸟类的繁殖栖息地,也是开展湿地监测、水资源监测、气象监测和鸟类环志工作的重要场所。缓冲区内湿地退化、湿地生态功能日趋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压力增强,农业生产由原来的单一化产业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水稻面积增加,地下水资源过度利用,导致保护区水资源匮乏。

3.3 实验区生态评价

  在保护区西南部实验区现已开展了科学研究、农业生产、宣传教育和人工饲养等活动,东北实验区没有开展任何人为和科研活动。保护区实验区是开展生态旅游和湿地保护宣传的****区域,实验区内有比较完善的住宿、交通和办公条件。

3.4 保育区生态评价

  保育区位于保护区四周,宽1 km,长63 km,总面积6 300 hm2。建区初期,保育区及附近区域的湿地基本保持较为原始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中分布着许多野生动植物物种,对保护区起到了天然屏障和保育作用。但由于多年来农业开发,保育区内大部分湿地被开垦成农田,湿地面积锐减,湿地功能退化,甚至导致保护区内湿地干旱,水资源匮乏。

4 湿地生态补偿

4.1 水资源补偿

  保护区水资源补偿主要目的是为了遏制保护区因缺水导致湿地生态退化日益加剧,并使其朝好的方向恢复与演替,实现湿地水资源的恢复,同时考虑到周边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个流域水系统安全[3]。我们主要进行了引水和保水两部分研究。

  4.1.1 引水工程 引水工程主要是在洪河农场二十四干与浓鸭总排干汇合处建一座橡胶坝、一个进水控制闸和一个益流道,将浓鸭总排干的水通过橡胶坝提高水位,通过益流道和进水控制闸进入保护区。进入保护区的水如果不在浓江河下游修建保水设施,引进来的水会通过浓江河流入下游抚远县境内的大力加湖汇入黑龙江。

  4.1.2 保水工程 保水工程主要是在浓江流出保护区段下游的靠近前锋农场一队居民区的位置,修建一个蓄水坝,并在坝上建一分水闸,用以根据湿地生态的演替规律来调节行洪和蓄积水位,如果遇上特大洪水年,可控制洪水排泄。

4.2 面积补偿

  保护区现有面积25 131.55 hm2。西北侧靠近洪河农场和东南侧靠近前锋农场有两块湿地,两块湿地生态系统保持完整,湿地物种丰富,泡沼纵横,应该纳入保护区管理。一方面可以增加保护区面积,一方面可以保护该区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改变了以往无人管理的局面,扩大后保护区面积可增加到40 131.55 hm2

  4.2.1 西北区湿地 西北区湿地位于保护区浓江河上游与洪河农场八区交界处,面积7 000 hm2。由于农田排涝,这块湿地被水利沟渠隔离在保护区以外。

  西北区湿地是大型水禽的重要繁殖地和栖息地。2002-2005年的野外调查,每年春季平均有2对丹顶鹤、3对白枕鹤在此地繁殖,秋季有平均20只白枕鹤、10多只白琵鹭集群,2002年秋季白枕鹤集群数量达46只。

  目前,西北区湿地发育良好,由于位于浓江河流域,地势低,至今被保存下来。西北区湿地作为浓江河流经保护区上游重要的汇水区,应加强管理,并纳入保护区管理范围。

  4.2.2 东南区湿地 东南区湿地位于浓江河流经保护区下游与前锋农场接壤处,面积8 000 hm2。东南区湿地是洪河自然保护区与三江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绿色通道,该区域是大型水禽东方白鹳、丹顶鹤、白枕鹤、大天鹅等珍稀水禽和雁鸭类的重要繁殖地和觅食地,应加强管理,特别是加强鱼类过度捕捞和附近高强度农田作业管理。并纳入保护区今后立法管理是保护好东南区湿地的重要保障。

5 结论

  5.1洪河自然保护区由于受到周边湿地开发的影响,正面临着湿地退化的威胁,保护区实验区湿地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5.2保育区属保护区的外围缓冲带,多被开发为农田,缓冲作用几近丧失。

  5.3将浓鸭总排干的水通过益流道和进水控制闸引入保护区,在浓江河流出保护区段下游修建一个蓄水坝,以调节保护区行洪和蓄积水位。

  5.4保护区周边有面积1.5hm2的湿地,湿地发育良好,湿地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应列入保护区管理范围。

 

参考文献

[1] 倪宏伟, 李君等.1999.洪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 何琏主编.中国三江平原.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 刘兴土、马学慧. 三江平原自然环境变化与生态保育. 科学出版社, 北京. 2002, 1-355.

[4] 傅立国主编,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

[5] 吴征镒主编. 中国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6] 张觉民主编. 黑龙江省鱼类志.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1275.

[7] 吴宪忠主编.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 哈尔滨: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1993. 1400.

[8] 郑光美,王岐山.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科学出版社,1998.

[9]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主编, 黑龙江省鸟类志.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1398.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9.

[11] 马逸清等,黑龙江省兽类志,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哈尔滨,1986.

[12] 陈刚起.三江平原水资源及沼泽湿地的开发利用.见:陈刚起等.三江平原沼泽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41145.

[13] 国家林业局,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0012050),2001.

[14] 郎惠卿, 林鹏, 陆健健主编. 中国湿地研究和保护.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420.

[15]赵东升, 吴方正, 商丽娜.2004.洪河保护区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湿地科学,22):133134.

[16]栾兆擎,邓伟,白军红等. 2003.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生境安全保护,水土保持研究,1013):154157.

[17]陈刚起,牛焕光,吕宪国等.1996.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农业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

[18]马振梅,刘正茂等.2004.洪河******自然保护区水资源退化原因及恢复对策研究,现代化农业,294(1):1214.

 

收稿日期:2006-04-23

作者简介:朱宝光 197310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甘南县,1994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现任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宣教科科长和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三江平原项目区国内联合国志愿者。

 
首页 | 保护区概况 | 党建工作 | 湿地保护 | 科学研究 | 宣传教育 | 白鹳之乡 | 课题合作 | 保护区合作 | 工作动态 | 保护区风光 | 湿地知识 | 政策法规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版权所有
地址: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分局洪河农场 电话:0454-5703077 邮编:156332 E-mail:honghewetland@163.com  企化网络提供技术支持